教学科研
学校荣誉
名师讲堂
学子风采
多彩校园
学校荣誉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校荣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日期:2017-06-01   [] [] []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纲要》精神,根据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划要求,根据我校的教育实际,特制定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份,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我校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试行)》(云教基[2009]24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和外部经验,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曙光学校建成办学高标准、教学高效益、管理高效率、特长高质量、社会高信誉的示范性学校。同时,促使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有个性、有特长、学业有所长的创新型未来人才。

二、工作目标

1、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流程,并形成学校特色。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4、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构建,逐步建立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标准;逐步把校本课程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三、开发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  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  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  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  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  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资源分析

我校是一所民办公助的完全中学,是昆明名校昆三中的分校,不仅重视抓教学质量,还注重视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常的课时编排。

1.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要求,我校在课时编排上能满足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求。

2.在师资上,我校具有充实的教师资源,学校对教师的聘用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可面向全国引进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来自教育发达省份,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我校具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二十人,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占80%,他们不但知识丰富,而且精力充沛,我们又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教师,他们具有新的观念、新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师资上我校也有条件开展校本课程。

3.我校一直以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的第二课堂、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已具有校本课程实践基础。

4.我校已建立学校网站,在建校园网。

5、基础设施和配套教学硬件不断完善。学校占地面积广,学生活动场地齐全,教学和生活用房已满足教学要求,有森林公园,可作为生物学科的实习基地。

综合上述,我校有足够的资源与能力开设具有我校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全寄宿,小班制教学,经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研究认为我校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建设较为切合学校实际,并逐步实行学分制。

五.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构(名单略)

我校成立了以学校校长室成员为主体的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还包括学校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各学科长。下设办公室,以教教务处和督导室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及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2.教师培训方式

教师实行全员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听专家讲座,远程网络培训,与兄弟学校交流合作开发。

3.组织教师申报校本课程并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学校资源的全面分析,讨论后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框架: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基础上,框定我校校本课程分为七大类:语文、数学、英语、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心理类;规定了校本课程申报的课程纲要的要求;确定了申报校本课程的工作流程。并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申报动员。

4.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对教师提出的各个校本课程,学校课改小组在审阅教师的课程纲要的基础上进行评议,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发展三个方面进评定,从而确定本学年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和实际需要,我校暂定开发以下校本课程:

科目

课程

信息技术

《网页制作教程》

《电脑动画制作》

心理

《中学生心理问题校正指南》

《中学生交际》

政史地

《滇西抗战史读本》

《环境与生活》

《时政聚焦》

《知识经济》读本

理化生

《生活中的材料》

《中学化学基本解题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物理与日常生活》

《生物技术和应用》

《生物与日常生活》

《标本制作》

音体美

《音乐常识与赏析》

《音乐高考指南》

《美术高考指南》

《体育高考指南》

《书画作品欣赏》

语文

《曙光初照》杂志

《中学课外古典诗词、曲背诵读本》

《演讲与辩论》

数学

高中数学应用问题解析

生活中的数学

外语

《英语口语》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注:每科中的具体课程可根据形势、教师能力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变动。

六.校本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

确定校本课程后,分年级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公布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1.校本课程实行学分制,我校初中毕业生不得少于10个学分,高中毕业生不得少于15个学分。

2.每门课程原则上都为5个学分,课时不得少于20个课时。

3.每位学生原则上必须上选择七个门类中的三个门类课程,可分四个学期完成。

4.校本课程学分值记入学生档案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我校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常的学校课程体系,在经济上、制度上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样对待。对校本课程的教育评价,我校由课改办公室牵头,由课改领导小组与学科长对各课程类目进行定期的研讨,从教育、教学、科研三方面进行对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学生的知识与情意成长进行评价,校本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以保障校本课程实施。

上一篇: 阅卷、试卷讲评规范要求
下一篇: 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