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学校荣誉
名师讲堂
学子风采
多彩校园
教学科研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浅谈“问题引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日期:2017-06-01   [] [] []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问题引领教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而如何构建高中语文学科的“问题引领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努力思考、践行的问题,本文拟在“问题引领教学的含义与意义”、“高中语文教学的真义”、“问题引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问题引领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    问题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动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教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而且它直接影响着当前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具体实施“问题引领教学”?

1明确“问题引领教学”的含义与意义。

“问题引领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要学习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开展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什么是“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从而创设的情境。可以说“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载体,是学生创新的动因。这样,我们也就有了判断课堂问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凡是不体现思维力的问题都不应该叫“问题”。譬如“是不是”、“好不好”等都不叫“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已然将学生思维框死在既定范围内,不具有启发性,不能在师生间完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那么,什么是“好问题”?“好问题”是经过归纳概括、总结提炼的,是教师精细备课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课堂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一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建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同时,“好问题”还应具有梯度,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有内在的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引导学生们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我们认为,一个“好问题”应该有如下的某些特征:(1)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教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3)易理解,问题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时机上的适当;(5)难度的适中。

   二、理解高中语文教学的真义。

 1、明确语文学科的固有规律。

   作为语文教师都有一种认识:语文课不好上。这是其多元性、弹性、不确定性等决定的,这让从教者很难一下把握其规律,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也总是处在一种游离状态、边缘状态。久而久之,疏于教学反思的教师就会把语文课定位为“橡皮课”——有话多讲,无话少讲。尽管语文学科有其“杂食性”特征,但并不等于没有“目标性”。这里,我们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固有规律。对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曾有过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的统称。这对语文学科内涵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同时也一语中的地指出了该学科的固有规律:“语言”是工具性、知识性、语言性的体现,“文学”是人文性、思维性、文学性的体现,我们学习语文的总体目标就是熟练掌握运用这门语言工具,同时运用其思维、思考。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是这两方面并举的,只是越往高阶段越注重各种思维力的培养。

  2、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的真义。

   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是传授给他们一些新的语文知识?是带领他们多读几篇经典作品?抑或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诚然,这些都要有,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本”,起码不是课堂的“本”。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各种语文模式下的思维,训练思维力。语文教学中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情趣靠感悟,理趣靠思辨。到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更应注重思辨,一堂堂课带给学生的应该是别致的理趣。

   3、“问题引领教学”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

   “问题引领教学”最初应用于以思维力见长的数学学科,而后被其他学科借鉴。当然,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我们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构建教学模式。九大学科可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理科自不待说,较好借鉴,然而文科性学科一味照搬,可能会适得其反,特别是语言学科。比如英语学科,在中学阶段基本上就涉及不了什么思维力,因为我们中学阶段学习外语只是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学的,谈何思维?没有了思维,我们的“问题”就只能是创设情境,自然也就失去了“问题”在课堂板块中强有力的思维牵引作用,这样的“问题”就会流于形式。但是语文学科不同,前面已经提到,语文不仅是语言工具,还是思维工具。而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以思维力的训练为主,这就为“问题引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找到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三、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构建“问题引领教学”

   1、课前教师设计“问题”。

语文课堂是针对具体文本组织的,那么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对文本的思考与解读。要想设计好“问题”,教师起码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思考:

(1)文本的重点是什么?此文本有何独特性?与前后所学内容有何关联?如何以“问题”的形式表现重点?又从哪个角度入手?(2)文本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3)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是什么?(4)所设“问题”串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在哪里?(5)如何排布“问题”?如何取舍“问题”?(6)如何为“大问题”搭建“脚手架”,设计好“大问题”下的“小问题”?(7)如何创设情境,让“问题”水到渠成?

一言以蔽之,“问题”设计要做到立意高远,清楚、详细、精确;应当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成为问题的主动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下面笔者以两则案例来具体说明。

一堂是关于对联知识的授课,这属于课题授课,笔者在入手时找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立意:将对偶与对联比较授课。有了这个立意后,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串问题:1、什么叫对偶?2、修辞学中的对偶和诗学中的对仗有什么区别?3、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4、讲究对仗的是不是就可以叫对联?5、对联有哪些基本要求?6、什么叫格律?7、如何做对联?

这几个问题可谓环环相扣,步步铺垫,最后达成认识对联“庐山真面目”和学做对联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立意不仅让学生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对联,还厘清了几个相近易混淆的概念。“问题”在这里是教学的爆发点,是课堂推进的牵引力,是课堂板块的粘合剂。

一堂是选修诗词鉴赏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对这篇文本,笔者结合高考考查点立意,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一)词人所倾诉的“愁”,具体说来有哪些愁?请简要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词作,具体把握词作的思想情感。)

(1)“往事知多少”包含了怎样的愁?

(2)“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包含了怎样的愁?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包含了怎样的愁?

(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写愁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设计意图:承上一问题,具体鉴赏词作中写愁的名句,在鉴赏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规范其语言表达。)

(1)该句在修辞上有何特点?

(2)春水与词人的“愁”有何共同点?

(3)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

(三)再次细品全词,思考:该词运用了哪些显著的艺术手法?(思考后可讨论)

(设计意图:前面已探讨了词人“愁”的具体内容,写“愁”的绝妙名句,这个问题就是要探讨词作整篇是如何来为写“愁”服务的。)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看,该词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该词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技巧的结合?请简要分析。

这组问题于“大问题”上是并列的,是设计者对文本的解读,对重点的把握,“问题”的思维力呈上升态势。“小问题”则是对“大问题”的细化,为“大问题”搭“脚手架”,给学生思维提供着力点。

2、课堂师生讨论“问题”。

“问题引领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概括为三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时时提问,处处激励学生解答,而且是多方提问,多层次解答,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上谁问谁答?可以教师问,学生答或自问自答;也可以学生问,学生答或教师答。总之问与答就是思维的碰撞,是课堂发展的推动力。课堂的问与答不一定完全按教师预先设计的进行,特别是学生的提问很有可能会打破设计者的既定计划,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不能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同时又不能使课堂滑入漫无目的状态。

问什么?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易错点问,在思考的转折处问、在似懂非懂处问、在学生不在意处问、用延伸法在知识的生长点、新旧关联处提问等。

怎样问?提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不同的形式:

①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

②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

③反问,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步步进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

④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⑤追问,是对某一问题发问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针对问题的更深层次发问,这样便于易中求深。

怎样答?对教师而言,答的方式有直接给出答案和启发、不直接给出答案。对于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答的方式。教师要注意答的艺术,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思维训练。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课后反思与研究深化“问题”。

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更要重视课后反思、重视教学研究。一堂课授完,我们要反思本堂课所设计的“问题”质量如何,效果如何,哪些“问题”是不适合学生的,哪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改进,引领问题的情境是否得当等等。同时还要开展课题研究,研究学生,研究书本、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所在。课题源自何方?课堂中师生讨论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课题,较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能促使学生以课堂问题为起点,引出新的问题、引起新的思考,激起创新的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不同知识解决问题。

上一篇: 浅谈近体诗格律常识及其指导功能
下一篇: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